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

走近美丽海湾(1)| 青岛灵山湾

2022-03-28 来源:生态环境部

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关于“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”的任务部署,深入挖掘和示范推广美丽海湾建设中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模式,2021年,生态环境部首次开展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,共筛选出8个美丽海湾案例(其中第1-4个为优秀案例、5-8个为提名案例)。自2022年4月起,我们推出“走近美丽海湾”栏目,展示推广上述案例的主要做法、治理成效、经验启示等,邀请专家进行解读,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。




青岛灵山湾

灵山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,岸线长30公里,海域面积60平方公里,天然优质沙滩9.6公里,环抱北方第一高岛-灵山岛,形成了“金滩镶绿野,碧海映蓝天”的海滨风光。近年来,青岛市高度重视灵山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投资11.5亿元,实施“拆违建、清岸线、调项目、修慢道、植绿化、保文化”六大整治行动,形成了“山、海、岛、滩、湾、礁、湿地”于一体的滨海城市岸线特色,实现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“三赢”。




顶层设计,强化规划引领和先行先试。先后编写印发《青岛市海湾保护总体规划》《青岛市“十四五”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,以灵山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海湾建设为先导,聚焦解决老百姓身边存在的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,计划利用3个五年时间梯次推进青岛市六大湾区综合治理,努力谱写美丽海湾建设新篇章。


多措并举,实现陆海协同治理和管控。强化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,加强灵山湾沿岸污水收集和入海污染源治理,入湾河流达到水质目标要求,湾内两个污水入海排放口均达标排放,近岸海域国控点位连续三年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,海洋环境质量优良。沿岸围海养殖清理面积达到3.45平方公里,违建岸线拆除整治总长度16公里,海湾自然风貌重现。加强海洋生态保护,将灵山岛设为省级自然保护区,把灵山湾砂质岸线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,建成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。


注重亲海,着力打造公众亲海空间。将30公里海湾岸线打造为公众临海亲海岸线,聚焦“车行观海、骑行慢道、亲水步道、观景平台、休憩驿站、视觉通廊”六要素,打造了占地1075亩的国家4A级景区城市阳台和海水浴场,新改建道路22.4万平方米,新增亲海广场2.85万平方米,完善公共服务设施1.17万平方米,建成灵山湾慢行系统,入选山东省最美绿道,灵山湾第一海水浴场夏季最高每日游客流量达到2-3万人。


压实责任,构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。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,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挂帅推进灵山湾综合治理工作,将管护责任细化落实到40名责任人,实现海湾生态环境的网格化、常态化巡查监管。探索建立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机构的协同配合机制、入湾河流生态补偿机制、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等,统筹建立了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防控体系,建成山东省首个海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一个市级、两个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。


数字赋能,强化海洋要素智慧管理。充分发挥高新数字技术的助力作用,不断探索“认识海洋”的新模式,利用现代信息手段,建设了智慧海洋管理平台和“海湾管理信息系统”,系统掌握灵山湾海水水质、水体富营养化水平、底质污染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等信息,实现了海洋综合管理的“可视、可控、智能化”。





专家谈

青岛灵山湾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强化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,加强政策引领及制度建设,全要素雕琢湾区人文风貌,全方位构建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监管体系,让黄金岸线回归自然,让海湾水质清澈流淌,让海湾生态返璞归真,让海岛灵秀凸显,实现了海湾环境质量、生物生态状况、亲海环境品质的“三优”,促进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的“三赢”,形成了一系列可落地、可实施、可推广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机制。


灵山湾四季蓝天碧海,处处滩净景美,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黄海岸畔,日益焕发出迷人的风采,值得每个人驻足,眺望,聆听,感受湾区的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之美!


——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  尹翠玲